|
臨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 / 作者:趙佶 |
過水穿山前去也,吟詩約句千余。
淮波寒重雨疏疏。
煙籠灘上鷺,人買就船魚。
古寺幽房權且住,夜深宿在僧居。
夢魂驚起轉嗟吁。
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
|
|
臨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解釋: 《臨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州途次)》是宋代皇帝趙佶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過水穿山前去也,
吟詩約句千余。
淮波寒重雨疏疏。
煙籠灘上鷺,
人買就船魚。
譯文:
穿過水流、穿過山嶺前行,
吟誦了千余句詩句。
淮河波浪寒冷,雨點稀疏。
煙霧籠罩灘涂上的鷺鳥,
人們買魚就在船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趙佶在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他通過描述沿途的水流、山嶺以及淮河的寒冷和雨點的稀疏,展示了旅途中的自然風光。作者觀察到灘涂上的煙霧籠罩著鷺鳥,也提到人們在船上購買魚類。整首詩詞充滿了旅行的情致和自然景色的描繪。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旅行途中自然景色的觀察和感受。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淮波的寒冷和雨點的稀疏與灘涂上的煙霧和鷺鳥形成鮮明對比,給讀者帶來了視覺上的沖擊和感受上的反差。同時,作者也通過描繪人們在船上購買魚類的情景,為詩詞增添了生活氣息和人文關懷。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旅行途中的心情和思緒。尤其在最后兩句,“夢魂驚起轉嗟吁。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中,作者表達了內心的愁苦和憂慮之情。他在深夜中宿于僧房,夢魂驚醒,為自己的憂愁而嘆息。他的思緒和情感通過淚水寫成回信,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內心情感,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自然的敏感觀察。它既展示了宋代皇帝趙佶的文學才華,也反映了他作為皇帝的人文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