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 / 作者:曾幾 |
散帙有佳趣,俗人那得知。
醉鄉非為酒,坐隱不關棋。
幾凈幽懷愜,窗明老眼宜。
一生無用處,又把教群兒。
|
|
讀書解釋: 《讀書》
散帙有佳趣,
俗人那得知。
醉鄉非為酒,
坐隱不關棋。
幾凈幽懷愜,
窗明老眼宜。
一生無用處,
又把教群兒。
中文譯文:
讀書的樂趣,
俗人怎能理解。
醉心于書海,
坐隱不問棋局。
內心清凈寧靜,
明亮的窗戶適宜老眼。
一生無所用處,
卻又把知識傳授給后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作品,表達了讀書的樂趣和對知識的珍視。詩人借用了散帙、醉鄉、坐隱等詞語來形容自己專注于讀書的狀態。他認為讀書的樂趣是俗人所無法理解的,因為只有真正深入書海中的人才能領悟到其中的妙趣。
詩中提到的醉鄉并非為了酒,而是指沉浸在書海中的狂熱狀態,讀書成為詩人追求的樂園。坐隱不關棋,表示詩人不再關心瑣碎的琴棋書畫,而是全心投入到讀書之中。
詩人內心幽懷凈化,沉浸在書香中的快樂使他感到心滿意足。明亮的窗戶適宜老眼,表現了詩人在安靜的環境中閱讀書籍的理想狀態。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一生的評價。他覺得自己在社會中沒有什么實際的用處,但卻樂于將所學傳授給后輩,把知識教給年輕的一代。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讀書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知識的珍視和傳承的責任感。詩人通過對讀書的描繪,表達了他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對俗世生活的超脫和冷眼旁觀的態度。這首詩詞鼓勵人們追求知識,認識到讀書的價值,并將所學傳承給后代,為社會作出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