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 / 作者:曾幾 |
十載東都客,春盤種種春。
翠看疏甲小,黃愛韭苗新。
流落成吾老,蕭疏對此辰。
睦鄰如有使,傳語大梁人。
|
|
立春解釋: 《立春》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十載東都客,
春盤種種春。
翠看疏甲小,
黃愛韭苗新。
流落成吾老,
蕭疏對此辰。
睦鄰如有使,
傳語大梁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立春時節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美好期待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詩的開頭寫道:“十載東都客”,詩人曾幾離開故鄉已有十年,他在東都(指東京,即汴京)過客的十年間,觀察到了春天的各種變化。接著,詩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春盤種種春”,春天盛開的景象如盤繞的花卉,多姿多彩。
下一句“翠看疏甲小,黃愛韭苗新”描繪了春天的綠意盎然。翠綠的嫩芽點綴在稀疏的甲殼花上,黃色的韭菜苗欣欣向榮,生機勃勃。
接下來的兩句“流落成吾老,蕭疏對此辰”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感覺自己像流浪者一樣漂泊在外,年華逝去,漸漸老去,而四周的環境也變得冷清和寂寥。
最后兩句“睦鄰如有使,傳語大梁人”,詩人以鄰里相處為結尾,表示他希望與鄰里和大梁的人們有更多的交流,傳達對春天美好的期待和體驗。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歲月流逝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和人際交往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