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東軒偶成五首 / 作者:曾幾 |
澗蒲上九節,不受塵土姿。
清泉自澡潔,白石相因依。
種蕉水中央,佳處略似之。
誰能后雕賞,惟有歲寒知。
|
|
盛夏東軒偶成五首解釋: 《盛夏東軒偶成五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盛夏東軒偶成五首
澗蒲上九節,不受塵土姿。
清泉自澡潔,白石相因依。
種蕉水中央,佳處略似之。
誰能后雕賞,惟有歲寒知。
譯文:
在盛夏的東軒,心衷之作共五首。
澗邊的蘆葦長得高高的,不受塵土的侵染。
清泉自然潔凈,白色的石頭相互依偎。
水中央種植著蕉樹,美好之處有些相似。
誰能在后世欣賞這雕琢之作,唯有經歷歲月寒冷的人才懂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盛夏的景象,作者在東軒之中憑感而作,共有五首。詩中以自然景物為主題,表現了清新和純潔的意象。
首先,詩中的澗蒲(蘆葦)高高地長在澗邊,不受塵土的污染。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自身的清高之意,他不受外界的紛擾和煩惱,保持了自己的純真本色。
接著,清泉自潔,白石相互依偎。清泉代表著純凈和清澈,白石則象征著純潔的心靈,兩者相互依偎,相得益彰。這表達了作者對于純潔和和諧的追求。
最后,詩中提到水中央種植著蕉樹,佳處略似之。蕉樹常被賦予高潔的象征,它生長在水的中央,顯示了作者追求高尚、美好的心境。
詩的最后兩句"誰能后雕賞,惟有歲寒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詩作的期望。作者希望后世的人們能夠欣賞他的作品,但只有經歷過歲月寒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和意義。這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真正懂得欣賞美的人的期望和贊美。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于純潔、高尚和美好的追求,同時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真摯情感和對于后世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