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宜興 / 作者:曾幾 |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將家上鐵頭船。
客留陽羨只三月,歸去玉溪無一錢。
觀水觀山都廢食,聽風聽雨不妨眠。
從今布襪青鞵夢,不到張公即善權。
|
|
發宜興解釋: 《發宜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境垂垂六十年,
又將家上鐵頭船。
客留陽羨只三月,
歸去玉溪無一錢。
觀水觀山都廢食,
聽風聽雨不妨眠。
從今布襪青鞵夢,
不到張公即善權。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六十歲的老人的心情和境遇。老人打算改變生活,買一艘鐵頭船來過船居生活。然而,他在陽羨縣作客的時間只有三個月,回到玉溪后卻一文不剩。他不再重視物質享受,靜心欣賞水景和山景,聽風聽雨,從容入眠。他決定過一種簡樸的生活,只穿布襪、青鞋,這是他的理想和追求。他不再寄望于權力和權勢,不再去追求張公(可能指某位地方官員)的庇護和權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老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老人已經年邁,對物質的追求不再重要,而是更加注重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他選擇了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追求自然和心靈的滿足。
詩中的"觀水觀山都廢食,聽風聽雨不妨眠"表達了老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欣賞。他不再以物質享受為中心,而是將注意力轉向大自然,從中汲取慰藉和寧靜。
最后兩句"從今布襪青鞵夢,不到張公即善權"表達了老人放棄追逐權力和權威的決心。他選擇了簡樸的生活方式,擯棄世俗的虛榮和功名。布襪青鞋象征了簡樸樸素的生活,他希望實現內心的自由和追求真正的幸福。
這首詩詞通過對老人內心世界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于追求內心寧靜、擯棄功名利祿的人生哲學的思考。它鼓勵人們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