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憂字韻 / 作者:曾幾 |
公家伯仲世名流,畫省歸來共樂憂。
稍喜對床聽夜雨,永懷扇枕作涼秋。
誰言小草能蠲忿,未信閒花可療愁。
惟有塤箎發清吹,渠儂無厭亦無求。
|
|
次憂字韻解釋: 《次憂字韻》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公家伯仲世名流,
畫省歸來共樂憂。
稍喜對床聽夜雨,
永懷扇枕作涼秋。
誰言小草能蠲忿,
未信閒花可療愁。
惟有塤箎發清吹,
渠儂無厭亦無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曾幾的內心感受和情思。詩中描述了一位身份顯赫的人,他從官府或者畫院歸來,與他的伴侶共同享受憂愁。然而,詩人稍稍欣喜地發現,在床上傾聽夜雨聲時,心中的痛苦稍稍減輕,扇子和枕頭也給他帶來了涼爽的秋天的感覺。詩人反問誰說小草可以減輕心中的怒火,也不相信閑置的花朵可以治愈憂傷。唯有塤箎的清吹音樂,才能讓他的心靈得到寧靜和滿足,他對這種音樂無法厭倦,也沒有別的要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詩人的內心情感和對音樂的追求,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煩惱的厭倦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中的公家伯仲名流可能指的是官員和文人,他們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但卻無法擺脫世俗的憂愁。詩人發現在夜雨聲中,伴隨著扇子的微風和涼爽的枕頭,他能夠稍微減輕心中的痛苦。然而,他對于減輕內心怒火和治愈憂傷的方法持懷疑態度,認為只有塤箎這種清雅的音樂才能真正給他帶來心靈的寧靜和滿足。詩中的"塤箎"是兩種古代的樂器,代表著高雅的音樂藝術。詩人對這種音樂的追求表明他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音樂的贊美和對現實生活的反思,揭示了詩人對于內心安寧和真正的幸福的追求。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柔情和對藝術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于世俗憂愁和瑣事的厭倦。整首詩詞簡潔而含蓄,用意象和對比的手法表現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