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朱新仲待制見慶次對之命韻 / 作者:曾幾 |
典郡才能薄,趨朝氣力微。
更堪持橐去,只合掛冠歸。
六合麗千尺,四松森百圍。
公今有班綴,衰老借馀輝。
|
|
次朱新仲待制見慶次對之命韻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曾幾創(chuàng)作的《次朱新仲待制見慶次對之命韻》。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典郡才能薄,
趨朝氣力微。
更堪持橐去,
只合掛冠歸。
六合麗千尺,
四松森百圍。
公今有班綴,
衰老借馀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叫朱新仲的官員對曾幾的贊賞和命令。詩人表達了自己的謙遜和頹廢之情,認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擔(dān)當(dāng)重任,只適合歸隱退休。他描述了景色優(yōu)美的六合山和郁郁蔥蔥的四松林,暗示了自然界的輝煌與永恒。最后,詩人稱贊朱新仲的才能和榮耀,同時暗示自己的衰老,希望能借朱新仲的輝煌來減輕自己的頹廢之感。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曾幾的自謙和頹廢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朱新仲的贊美和敬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對朱新仲的贊揚,詩人將自己的衰老和頹廢與朱新仲的榮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詩人的自卑感和對朱新仲的推崇之情。詩人以樸素而優(yōu)美的語言,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整首詩詞以七言絕句的形式構(gòu)成,每一句都有明確的意境和情感表達。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繪,詩人成功地傳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士人的自謙之態(tài),又表達了對才能和榮耀的向往。同時,它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呈現(xiàn)了山水的壯美和恒久不變的特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凝練的語言和精確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曾幾對自身才能的懷疑和對朱新仲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贊嘆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