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雨 / 作者:曾幾 |
盡道迎梅雨,能無一日晴。
窗昏愁細字,檐暗亂疏更。
未怪蛙爭席,真憂水冒城。
何由收積潦,簫鼓賽西成。
|
|
苦雨解釋: 《苦雨》
曾幾
盡道迎梅雨,能無一日晴。
窗昏愁細字,檐暗亂疏更。
未怪蛙爭席,真憂水冒城。
何由收積潦,簫鼓賽西成。
中文譯文:
常聽說歡迎梅雨,難道沒有一天是晴朗的。
窗戶昏暗,憂愁的字句紛亂不堪。
不奇怪蛙兒爭奪棲息之地,真正擔憂水冒出城墻。
如何才能收拾淤泥,簫鼓聲仿佛比賽西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雨季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連綿細雨帶來的困擾和憂慮的感受。通過描寫雨季的凄涼景象,詩人抒發了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首先,詩人說盡了人們迎接梅雨的期望,暗示了雨季的長時間持續和天空的烏云密布,幾乎沒有一天是晴朗的。這句表達了作者對雨季的厭倦和對陽光的渴望。
接著,詩人以窗戶為視角,描繪了窗戶昏暗,字跡模糊的情景。這種景象既可以視為外界環境的反映,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昏暗和憂傷。檐暗亂疏更,進一步加重了詩中的蕭瑟感。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通過描繪蛙兒爭奪棲息之地和水冒出城墻的場景,表達了對雨季帶來的不便和困擾的憂慮之情。蛙兒爭席,暗示了雨季給生活帶來的不穩定和混亂;水冒城,象征著雨水過多,給城市帶來的困擾和危險。
最后兩句詩,詩人借用了簫鼓賽西成的比喻,表達了對雨季的不滿和渴望結束的心情。簫鼓賽西成,意味著簫鼓聲仿佛在爭相模仿西成的聲音,暗示著詩人希望雨季早點結束,迎來晴朗的天氣。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雨季的厭倦和無奈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陽光和晴朗天空的渴望。這首詩在描繪雨季的同時,也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與外在景象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