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除夜有懷 / 作者:孟浩然 |
一題作除夜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來日歲華新。
|
|
歲除夜有懷解釋:
詩詞:《歲除夜有懷》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歲除夜有懷,
一題作除夜迢遞三巴路,
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
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
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飄泊,
來日歲華新。
這首詩詞表達了唐代詩人孟浩然對除夜的思考和感懷之情。除夜指的是農歷年的最后一天,人們在這一夜中會進行祭祀、驅邪、祈福等活動。詩中的"迢遞三巴路"意味著孟浩然身處陌生的異鄉,離家千里之遙,遠離親人和故土。
詩的第二節表達了詩人在亂山殘雪的夜晚,獨自點燃孤燭的孤寂情景。他置身于異鄉之地,感到孤獨和無依,與故鄉和親人相隔遙遠。
第三節詩中提到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意味著他與家人的距離漸行漸遠,卻與仆人相伴。這反映了詩人身處異鄉的無奈和孤單,與親人分離,只能依靠僮仆作伴。
最后一節表達了詩人對流離失所的困境的無奈,他感慨自己的飄泊狀態,但也抱有希望和對未來的期盼。"來日歲華新"意味著希望來年能夠有新的希望和美好。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孟浩然在除夜時的心情,抒發了他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未來的希望。詩中運用了孤燭、異鄉、骨肉遠等意象,通過對情感和境遇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以及對歸鄉和團圓的渴望。整首詩抒發了一種離鄉背井、思鄉之情,以及對未來的希望與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