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瑞香于四明 / 作者:曾幾 |
錦樹轉(zhuǎn)欒海角州,移春檻里見風流。
兩三翠蓋張前面,千百香囊綴上頭。
絕代紅梅相對好,妒人山麝莫來休。
衰翁若被兒童問,入眼還曾有此不。
|
|
得瑞香于四明解釋: 《得瑞香于四明》是宋代詩人曾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錦樹轉(zhuǎn)欒海角州,
移春檻里見風流。
兩三翠蓋張前面,
千百香囊綴上頭。
絕代紅梅相對好,
妒人山麝莫來休。
衰翁若被兒童問,
入眼還曾有此不。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錦樹轉(zhuǎn)欒海角州,移春檻里見風流的情景。春天來臨,花香四溢,樹上漂亮的花團錦簇,如同翠蓋一般遮擋在前面,成千上萬的香囊懸掛在樹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株絕代紅梅,它美得無與倫比,山中的麝香被它嫉妒而不敢前來。然而,當一個老人被年輕人問起時,他是否曾見過如此美景,他只能回答說已不記得了。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的方式,抒發(fā)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感慨。錦樹、翠蓋、香囊等形象描繪了一個春天的畫面,生動地表達了美好的景象和芬芳的氣息。絕代紅梅作為整首詩的中心形象,被賦予了非凡的美麗和吸引力,表達了作者對完美事物的向往。同時,詩中提到的妒人山麝,暗示了美麗而珍貴的事物可能會引起嫉妒和爭斗。最后的句子中,衰翁的回答展示了時間的無情流轉(zhuǎn),美好的景象可能會逐漸被遺忘,留下的只是模糊的記憶。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對美的追求、對時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感慨,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