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令升舍人朋溪圖趙祖文筆也 / 作者:曾幾 |
谷風不須歌,朋友道缺絕。
請歌伐木詩,歌罷聽吾說。
漢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
甘泉久論思,陽羨小休歇。
郊園谷幽幽,喬木覆清樾。
百禽鳴其間,相喚極可悅。
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難結。
不如侶荊溪,迥與世情別。
淡乎若無味,了不見涼熱。
是以樂從之,諸峰況羅列。
趙侯有能事,短紙藏曲折。
更作陶淵明,飄搖弄明月。
|
|
董令升舍人朋溪圖趙祖文筆也解釋: 《董令升舍人朋溪圖趙祖文筆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董令升舍人朋溪圖趙祖文筆也
谷風不須歌,朋友道缺絕。
請歌伐木詩,歌罷聽吾說。
漢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
甘泉久論思,陽羨小休歇。
郊園谷幽幽,喬木覆清樾。
百禽鳴其間,相喚極可悅。
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難結。
不如侶荊溪,迥與世情別。
淡乎若無味,了不見涼熱。
是以樂從之,諸峰況羅列。
趙侯有能事,短紙藏曲折。
更作陶淵明,飄搖弄明月。
譯文:
谷風無需歌唱,朋友之道已經稀缺消逝。
請吟唱伐木的詩,唱完后聽我說。
漢朝的儒學傳承,今天的侍臣才華出眾。
甘泉長期思考,陽羨稍事休息。
莊園幽谷深邃,高大的樹木覆蓋著清澈的溪流。
百鳥在其中鳴叫,互相喚醒非常愉悅。
坐在這里,令公感慨萬分,朋友之好艱難結合。
不如我與朋友共往荊溪,遠離塵世情感。
淡然若無滋味,對冷熱不見在意。
因此我欣然接受快樂,眾山更是排列不盡。
趙侯有出色的才能,簡短的紙上隱藏曲折。
進一步寫作陶淵明的作品,搖曳嬉戲于明亮的月光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思考和對自然的贊美。作者認為現代社會中真摯的友誼已經很少見到,因此他呼吁朋友們唱一首關于伐木的詩,以此來喚起對友誼的重視。他欣賞漢朝儒學的傳承,也贊美了現代的優秀侍臣。在郊園中,作者感受到自然的寧靜和美麗,鳥語花香使他愉悅不已。然而,他認為與朋友共同去荊溪更能遠離塵世的紛擾,感受到真正的寧靜。作者表達了對世俗繁華的淡然態度,認為快樂源于內心的寧靜。最后,作者以陶淵明為榜樣,寫作飄逸的作品,在明亮的月光下享受詩意的樂趣。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友誼和自然的思考。通過對友誼的思索,作者表達了對真摯友誼的珍視和對社交關系的淡然態度。他通過對自然的描繪,將自然景觀與內心的寧靜和詩意相結合,強調了心靈的寄托和追求。詩詞中的描寫細膩而質樸,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和對真實友誼的向往。作者通過將自然景色與情感相結合,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喧囂的追求真實和內心寧靜的意境。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和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