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 / 作者:曾幾 |
蝸廬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湔。
陰翳樹林無六月,風涼殿閣是諸天。
政須深隱似玄豹,不用懷歸如杜鵑。
咄咄逼人牛馬走,夜窗妨我枕書眠。
|
|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解釋: 詩詞:《秘省避暑抵暮乃出》
朝代:宋代
作者:曾幾
蝸廬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湔。
陰翳樹林無六月,風涼殿閣是諸天。
政須深隱似玄豹,不用懷歸如杜鵑。
咄咄逼人牛馬走,夜窗妨我枕書眠。
中文譯文:
我住在這個隱秘的省份,避暑到了傍晚才出門。
整日里,我在蓬山上沐浴清風,洗滌身心。
濃密的樹林中沒有六月的明媚,涼風吹拂的殿閣卻如仙境一般。
政務需要深深隱匿,就像一只玄豹,無需思念歸鄉(xiāng),就像杜鵑鳥。
喧囂的牛馬不斷奔跑,夜晚的窗戶妨礙了我安眠枕上讀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一個秘密的省份度過避暑時光,他選擇在傍晚時分才出門,享受大自然的清涼。蓬山清風、涼爽的殿閣給他帶來愉悅和寧靜。詩中提到政務需要深隱,作者將其比喻為隱匿的玄豹,與杜鵑鳥不需要思念歸鄉(xiāng)形成對比,表達了他逍遙自在的心態(tài)。然而,喧囂的牛馬和夜晚的窗戶妨礙了他的讀書和安眠。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和生活環(huán)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心境。蝸廬、蓬山、殿閣等形象描繪了避暑勝地的美好,而政務隱匿、牛馬喧囂等描寫則凸顯了作者對清靜生活的渴望。整體氛圍清新寧靜,給人以安逸和舒緩之感。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些社會和政治的隱喻,對宋代政治局勢和官場生活有所暗示。
該詩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動物的比喻,以及對避暑生活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感受力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詩中傳達了對寧靜、自由和遠離喧囂的向往,同時也抒發(fā)了對現(xiàn)實社會局勢的不滿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