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中梅 / 作者:曾幾 |
小窗水冰青琉璃,梅花橫斜三四枝。
若非風日不到處,何得色香如許時。
神情蕭散林下氣,玉雪清瑩閨中姿。
陶泓毛穎果安用,疏影寫出無聲詩。
|
|
瓶中梅解釋: 《瓶中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瓶中的梅花,水冰青琉璃。
梅花斜斜地倚在三四枝上。
如果沒有風和陽光無處不到,
怎么會有這樣的色彩和香氣呢?
神情蕭散,如同在林下的氣息。
如同玉雪清瑩的容顏在閨中展示。
陶泓和毛穎果安靜地使用,
疏影勾勒出無聲的詩篇。
詩意:
《瓶中梅》描繪了一幅瓶中盛放梅花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了梅花的美麗和靈動。詩人通過對梅花的形態、顏色和氣味的描繪,表達了自然界中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梅花雖然被困在瓶中,卻依然能散發出獨特的色香,這在詩中展現了梅花堅韌不拔的品質和不屈的生命力。同時,詩人還通過對梅花與神情、雪和閨中姿態的對比,揭示了梅花清雅高潔的氣質和獨立自主的個性。最后,詩人以“疏影寫出無聲詩”的形象表達了梅花在靜默中所傳遞的深遠意義,以及詩人對其美的贊美和敬仰。
賞析:
《瓶中梅》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梅花的風采,通過對梅花形態、色彩和氣味的描述,展現了梅花的美麗和生命力。詩中的“瓶中梅”形象象征了困境中的堅韌與生命的頑強,使人們感受到在逆境中依然能綻放出美麗的力量。詩句中的對比手法,如梅花與風日、神情與林下氣息、玉雪與閨中姿態等,使整首詩詞形象生動,意境深遠。最后一句“疏影寫出無聲詩”巧妙地表達了梅花所蘊含的深刻內涵,給人以思考和啟示。整首詩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也蘊含了對生命力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