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風亭四首 / 作者:曾幾 |
有客過茅宇,煮茶坐松風。
問亭果安在,笑指十八公。
君看梁與棟,豈不深且雄。
何必用斤斧,然后成帡幪。
|
|
松風亭四首解釋: 《松風亭四首》是宋代文人曾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有客過茅宇,煮茶坐松風。
問亭果安在,笑指十八公。
君看梁與棟,豈不深且雄。
何必用斤斧,然后成帡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客人到茅草搭建的小屋里,煮茶喝著茶,坐在松風亭中的情景。詩人問亭臺上的果子是否豐碩,然后笑著指著那些高大的松樹。他引導讀者去欣賞松風亭的結構,它的梁和棟架構是多么的深邃和雄偉。詩人詢問為什么要用斧頭和鋸子來修建亭子,它們只是成為了亭子的遮蔽物,沒有必要。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自然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對人工建筑的思考。詩人通過描述茅宇、松風、亭臺等元素,表達了對自然環(huán)境的熱愛和對人工建筑的審美觀點。
詩人在問亭臺上的果子是否豐碩時,實際上是在借物言志,通過果實的豐滿來象征著心靈的豐富和內涵。而笑指十八公,是在夸贊那些高大的松樹,松樹象征著堅韌不拔的品質和高尚的品德。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質疑了修建亭子所使用的工具。他認為修建亭子并不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只需保留自然的美感和結構的完整即可。這種觀點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和對人工建筑的審慎思考,與宋代文人追求自然與人工結合的審美理念相契合。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工建筑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對人工創(chuàng)造的審美追求,以及對自然保護的思考。同時,詩詞的語言簡潔明了,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恬淡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回歸本真的文化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