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曾宏甫赴光山守 / 作者:曾幾 |
千里光山去拊循,長淮練靜屬城闉。
開門自少公家事,領客寧無我輩人。
網戶得魚肌切玉,兵廚有酒色鎔銀。
老翁生死誰相訪,札翰時時到水濱。
|
|
送曾宏甫赴光山守解釋: 《送曾宏甫赴光山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里光山去拊循,
長淮練靜屬城闉。
開門自少公家事,
領客寧無我輩人。
網戶得魚肌切玉,
兵廚有酒色鎔銀。
老翁生死誰相訪,
札翰時時到水濱。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送曾宏甫去光山守衛的情景。光山是地名,曾宏甫前往那里執行職務。詩中展現了曾宏甫的品德和為官的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其的送別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曾宏甫離開的場景。第一句“千里光山去拊循”,形象地表達了曾宏甫要離開家鄉,遠赴光山的壯志和決心。第二句“長淮練靜屬城闉”,描述了光山的特點,強調了那里的寧靜和安全。
接下來的兩句“開門自少公家事,領客寧無我輩人”表達了曾宏甫自幼就參與公家事務,為人正直廉潔;同時也表明他在接待客人方面從不分別對待,對待每個人都一視同仁。
接下來的兩句“網戶得魚肌切玉,兵廚有酒色熔銀”描繪了曾宏甫的家境富裕和公家職位的榮耀。他家中的漁網能捕獲到肌膚如玉的魚,軍隊的廚房里則有酒色和白銀。這里用財富和權勢的象征來突出曾宏甫的身份地位。
最后兩句“老翁生死誰相訪,札翰時時到水濱”表達了對曾宏甫的思念和關心。詩人問道,是誰會在曾宏甫老去或去世的時候前來探望他?而信函和文書則時常送到水濱(曾宏甫的居所),顯示了詩人對曾宏甫的關注和友誼。
整首詩寫意清晰,形象生動,通過對曾宏甫的描述和表達送別之情,展示了作者對友誼和忠誠的贊賞,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