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峴潭(山)作 / 作者:孟浩然 |
石潭傍隈隩,沙榜曉夤緣。
試垂竹竿釣,果得查頭鳊。
美人騁金錯,纖手膾紅鮮。
因謝陸內史,莼羹何足傳。
|
|
峴潭(山)作解釋:
詩詞:《峴潭(山)作》
石潭傍隈隩,
沙榜曉夤緣。
試垂竹竿釣,
果得查頭鳊。
美人騁金錯,
纖手膾紅鮮。
因謝陸內史,
莼羹何足傳。
中文譯文:
石潭緊鄰隱秘的山谷,
沙灘上黎明時分尚有殘露。
試著垂下竹竿釣魚,
果然獲得查頭鳊。
美麗的女子高貴華麗,
纖手切下鮮紅的肉塊。
感謝陸內史的款待,
但莼羹何等珍貴,不足傳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峴潭山中的一次垂釣之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
首先,詩中描述了石潭緊鄰隱秘的山谷,沙灘上還殘留著清晨的露水。這一描寫表達了山水環境的宜人和清幽。
接著,詩人垂下竹竿去釣魚,成功地捕到了查頭鳊。這里的釣魚行為象征著詩人追求美好事物的努力和收獲。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美人的形象,她騁金錯,手指纖細,切下紅鮮的肉塊。這里通過美人的形象來進一步強調詩中的美與華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陸內史的感謝,但將莼羹的珍貴程度與陸內史的款待相比較,認為莼羹更為珍貴,不足以傳頌。這里莼羹可能是指一種珍貴的美食,詩人以此來暗示人生中珍貴的事物并非常常可得。
整首詩以深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同時通過垂釣和美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美好事物和珍貴體驗的渴望。詩中對于珍貴事物的評價也傳達了一種審美觀和價值觀,即珍貴的事物往往難以得到且不容易被傳頌。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孟浩然獨特的山水意境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