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芭蕉 / 作者:曾幾 |
僧窗誰與晤,有竹兩三竿。
栽培費老手,方法傳多端。
朝朝問無恙,暮暮愁其乾。
調護閱三載,今年遽雕殘。
芭蕉雖小草,長大不作難。
一身菡萏然,萬竅玲瓏間。
滿中貯春水,烈日何能干。
以茲陰涼葉,代彼青瑯玕。
但恐質柔脆,不堪歲祁寒。
人生無牢強,當作如是觀。
|
|
種芭蕉解釋: 《種芭蕉》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僧窗誰與晤,
有竹兩三竿。
栽培費老手,
方法傳多端。
朝朝問無恙,
暮暮愁其乾。
調護閱三載,
今年遽雕殘。
芭蕉雖小草,
長大不作難。
一身菡萏然,
萬竅玲瓏間。
滿中貯春水,
烈日何能干。
以茲陰涼葉,
代彼青瑯玕。
但恐質柔脆,
不堪歲祁寒。
人生無牢強,
當作如是觀。
詩意:
《種芭蕉》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曾幾種植芭蕉的經歷,并通過芭蕉的生長過程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觀察。詩人在僧窗下與誰相會已不重要,他在心中培養了兩三根竹子,以老練的手法種植芭蕉。他每天早晨都詢問芭蕉是否健康,每個夜晚都擔憂它的干燥。經過三年的呵護,今年芭蕉卻突然枯萎了。盡管芭蕉是小草,但它長大卻并不容易。它是如此美麗,仿佛身體里有萬千通道在閃爍。芭蕉中貯存著春天的水,炎熱的太陽又如何能將其干涸。芭蕉的陰涼葉子代表了它與其他植物的區別。然而,詩人擔心芭蕉的質地柔脆,可能無法抵御嚴寒的歲月。最后,詩人提出了對人生的思考,指出人生沒有牢固的力量,我們應當以這種觀察來看待。
賞析:
《種芭蕉》以一種簡潔而含蓄的方式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通過描繪種植芭蕉的經歷和芭蕉的成長過程,詩人將人生的脆弱與堅韌進行了對比。芭蕉被賦予了象征意義,它的生長過程和特點成為詩人表達思想的載體。詩中的芭蕉不僅代表了自然界的植物,也具有象征人生的意義。詩人通過觀察芭蕉的生長過程,提醒人們要珍惜生命,認識到生命的脆弱性,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對生命堅韌不拔的贊美。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精確的形象描繪,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和生動的描寫,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詩以一種平靜而深沉的情緒貫穿,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