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作 / 作者:曾幾 |
臥聞微霰卻無聲,起看階前又不能。
一夜紙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
履穿過我柴門客,笠重歸來竹院僧。
三白自佳晴亦好,諸山粉黛見層層。
|
|
雪作解釋: 《雪作》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臥著聽微弱的霰雪卻無聲,
起身看階前又無法觸及。
一夜間紙窗明亮如同月亮,
多年來布被冷得像冰。
行走經過我柴門的客人,
戴著笠子重重地回到竹院中的僧人。
三白自然美好,晴天也同樣美好,
眾山都披上了層層粉黛。
詩意:
這首詩以雪景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里的感受和觀察。詩人通過對雪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雪作》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冬夜的雪景,通過對細微之處的觀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細致的感受力。詩中的"微霰卻無聲"一句,表達了雪花輕盈飄落的特點,雪的美麗之處不僅在于它的純潔和明亮,更在于它寂靜無聲的特性。"紙窗明似月"一句,將雪光映照在紙窗上,給人以明亮如月的感覺,形容了雪的明亮和寒冷。
詩中還出現了"布被冷于冰"的形象,通過對被子的冷度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寒冷的冬季氛圍。行人經過柴門的情節,使詩中增添了一絲人情味,既點出了冬天的寒冷,同時也展示了人與自然的互動。
最后兩句"三白自佳晴亦好,諸山粉黛見層層"則描繪了雪后的山景,山峰披上了一層層雪白,形成了美麗的景色。這里的"三白"指的是天空、地面和山峰上的雪白,"粉黛"則形容了山峰雪白的美麗。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冬夜雪景的美麗,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意象清新簡練,給人以清寒、寧靜的感覺,體現了宋代詩人獨有的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