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暑 / 作者:曾幾 |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
|
大暑解釋: 《大暑》是宋代詩人曾幾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紅日何時落,清風無處尋。
拿經書當枕頭,瓜李隨波沉。
蘭若依然安靜,茅屋深得真。
炎熱如此酷,更可惜陰影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大暑時節的景象。紅日高懸天空,炎熱難耐,清風難得一見。詩人把經書當作枕頭,卻無法入眠,瓜李隨波漂浮沉沉。詩中的蘭若花依然靜謐,茅屋深深,但炎熱的蒸汽卻無處可逃,詩人感嘆這樣的天氣,更加珍惜罕見的陰涼。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夏季大暑的炎熱和干燥。詩人通過對紅日、清風、經書、瓜李、蘭若、茅屋和炎熱的描繪,展現了夏季的特征和氣息。紅日高掛天空,象征著酷熱的太陽;清風無處尋覓,暗示了大暑時節的干燥和悶熱;經書被拿來當作枕頭,折射了詩人對知識的追求和對清涼的渴望;瓜李漂浮沉沉,揭示了夏季豐收的果實;而蘭若花依然安靜,茅屋深得真,凸顯了寧靜和清涼的場景。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炎熱天氣的不滿,希望更多的陰涼之地能夠存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寥寥數語,勾勒出大暑時節的氣象和人們的感受,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對天氣和環境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清涼和寧靜的向往,以及對陽光和炎熱的厭倦。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約的表達方式,傳遞了對炎熱夏季的感受,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依賴和對舒適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