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履道左丞見訪 / 作者:曾幾 |
近市三椽屋,斜陽一席門。
故人空厚祿,過我獨高軒。
轉刻求巾屨,忘形奉笑言。
性容安石緩,道許穆生存。
暝色遙岑合,歸途漲水渾。
傳呼聽已遠,依舊雀聲喧。
|
|
王履道左丞見訪解釋: 《王履道左丞見訪》是宋代詩人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近市三椽屋,斜陽一席門。
故人空厚祿,過我獨高軒。
轉刻求巾屨,忘形奉笑言。
性容安石緩,道許穆生存。
暝色遙岑合,歸途漲水渾。
傳呼聽已遠,依舊雀聲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叫王履道的左丞官員來訪的情景。詩人曾幾居住在市區附近的一座三椽屋中,斜陽照在門前,形成一道光影。詩人的故友王履道來訪,雖然王履道在官場上地位高,但他對詩人的關懷和厚意卻是空洞的,只是隨便過來打個招呼。詩人轉瞬間就把求取官職和功名的心思拋諸腦后,以自娛自樂的態度迎接王履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形象,以輕松的言談和歡笑來應對。詩人性格溫和,容忍如石,對待事物緩慢而安詳,守道的心態使他能夠保持真實的自我。當夜幕降臨,遙遠的山嶺在暮色中融為一體,歸途上的水流湍急渾濁。傳呼的聲音已經遠去,但依然可以聽到熟悉的鳥鳴聲。
賞析:
這首詩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一次普通的見面訪問,但通過對細節的塑造和情感的抒發,傳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詩人通過對王履道的描繪,暗示了官場虛偽和功利的現實,以及詩人自己守持道義的態度。詩人以自娛自樂的心態對待來訪的故友,表現出對功名利祿的淡然態度,強調了內心的寧靜與真實。暮色中的山嶺和渾濁的水流,形成了對外界環境的映射,進一步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超脫。最后,詩人通過雀鳥的鳴叫,將自己與過往的記憶聯系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深情的氛圍。
整首詩以平和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超脫態度和對真實自我的追求,以及對虛偽世俗的反思。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將內心的感受轉化為對人生境遇和人際關系的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格獨立和追求自我價值的精神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