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再在西岡兼懷后湖作) / 作者:蘇庠 |
短船誰泊蒹葭渚。
夜深遠火明漁浦。
卻憶槿花籬。
春聲穿竹溪。
云山如昨好。
人自垂垂老。
心事有誰知。
月明霜滿枝。
|
|
菩薩蠻(再在西岡兼懷后湖作)解釋: 《菩薩蠻(再在西岡兼懷后湖作)》是蘇庠的詩詞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短船誰泊蒹葭渚。
夜深遠火明漁浦。
卻憶槿花籬。
春聲穿竹溪。
云山如昨好。
人自垂垂老。
心事有誰知。
月明霜滿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深夜的景象,詩人回憶起槿花籬邊的春天,聽著春天的聲音穿過竹溪。他感嘆云山美好如昨,而人自己卻漸漸變老,心事無人知曉。月明下,霜滿樹枝,給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絲寂寥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寥落的夜晚景象,展示了詩人的孤獨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的意象給人一種深情厚意的感覺。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具體分析:
1."短船誰泊蒹葭渚。"這句話描繪了一個短船停泊在蒹葭渚(葦叢之地),以短短的語句勾勒出夜晚的寧靜和荒涼。
2."夜深遠火明漁浦。"這句話描繪了夜深時漁浦上的明亮火光,暗示人們仍在忙碌的生活中。寂靜的夜晚與繁忙的漁浦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孤獨的心境。
3."卻憶槿花籬。春聲穿竹溪。"這兩句描繪了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槿花籬和春天的聲音穿過竹溪的情景。詩人通過回憶來尋找一些安慰和慰藉。
4."云山如昨好。"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云山的景色像是昨天一樣美好,但時間匆匆流逝,讓人感嘆時光的飛逝。
5."人自垂垂老。心事有誰知。"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自己漸漸變老,內心的煩惱和憂愁無人知曉的感受。詩人的孤獨和無奈在這里得到了深刻的表達。
6."月明霜滿枝。"這句描述了月亮明亮的光芒下,樹枝上覆蓋著霜。這一景象進一步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和凄涼。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內心對逝去時光和孤獨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寂靜夜晚的景象和回憶過去的美好,表達了對時光流逝不可逆轉的感嘆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菩薩蠻(再在西岡兼懷后湖作)》是蘇庠的詩作,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短船誰停靠在蒹葭渚?
夜深時,遠處漁浦火光明亮。
我回憶起那槿花籬邊,
春天的聲音穿過竹溪。
云山景色美好如昨天,
人自己卻日漸衰老。
心事誰能知曉?
明亮的月光下,樹枝上覆滿了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場景,詩人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和自己的心情。他感嘆時光飛逝,云山美景仍然如昨,但自己卻漸漸老去,內心的煩惱無人能知。夜晚中的明亮火光和月光下的霜,增添了詩篇的靜謐和凄涼之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具體分析:
1."短船誰停靠在蒹葭渚?"這句話描繪了短船停泊在蒹葭渚(蘆葦叢之地),凸顯了夜晚的寧靜和荒涼。
2."夜深時,遠處漁浦火光明亮。"這句話描繪了夜深時遠處漁浦上的明亮火光,顯示出繁忙的漁民生活。夜晚的寧靜與漁浦的繁忙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
3."我回憶起那槿花籬邊,春天的聲音穿過竹溪。"這兩句描繪了詩人回憶起過去槿花籬旁的美景和春天的聲音穿過竹溪。通過回憶,詩人尋求一些安慰和慰藉。
4."云山景色美好如昨天,人自己卻日漸衰老。"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云山景色仍然美好如昨,然而自己卻變得衰老。這里詩人對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產生了感慨。
5."心事誰能知曉?"這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煩惱和憂愁無人了解的感受。詩人的孤獨和無奈在這里得到了深刻的表達。
6."明亮的月光下,樹枝上覆滿了霜。"這句描述了月光明亮的夜晚,樹枝上覆蓋著霜。這一景象進一步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和凄涼。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