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蘇庠 |
年時憶著花前醉。
而今花落人憔悴。
麥浪卷晴川。
杜鵑聲可憐。
有書無雁寄。
初夏槐風細。
家在落霞邊。
愁逢江月圓。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是蘇庠(蘇軾的祖父)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時憶著花前醉。
而今花落人憔悴。
麥浪卷晴川。
杜鵑聲可憐。
有書無雁寄。
初夏槐風細。
家在落霞邊。
愁逢江月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逝去的年華的懷念和對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的花朵凋零、人們憔悴,反映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同時,詩中還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季節變化,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孤寂。
賞析:
1.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展現了時光的變遷。年少時的醉意和花前景象與現在的凋零和人們的憔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歲月無情的殘酷和人生的無常。
2.描述自然景觀的詩句增添了詩詞的美感和意境。麥浪卷晴川和初夏槐風細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使讀者感受到了季節的更替和自然的美妙。
3.詩中的杜鵑聲可憐和愁逢江月圓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孤寂。杜鵑聲可憐暗示了孤獨和無奈,愁逢江月圓則表達了作者在寂寞中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命運的無奈。
4.詩詞通過對花開花落、人生變遷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詞以凄涼的意境勾勒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愁,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菩薩蠻》是一首充滿憂愁和離別的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生變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蘇庠的才情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