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有懷岐山舊游 / 作者:寇準 |
綠鬢年來已漸凋,舊游芳草路迢迢。
山橫遠翠疑歌黛,柳拂輕梢認舞腰。
秦甸夢回空有恨,洛城吟斷獨無憀。
斜陽更上高樓望,始覺離情一倍饒。
|
|
洛陽有懷岐山舊游解釋: 《洛陽有懷岐山舊游》是宋代文學家寇準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鬢年來已漸凋,
舊游芳草路迢迢。
山橫遠翠疑歌黛,
柳拂輕梢認舞腰。
秦甸夢回空有恨,
洛城吟斷獨無憀。
斜陽更上高樓望,
始覺離情一倍饒。
中文譯文:
青絲已經逐漸顯露歲月的痕跡,
往日的游歷,芳草依然郁郁蔥蔥,道路曲折遙遠。
群山橫亙在遙遠的翠綠之間,如同一張歌妝般妖嬈,
柳枝輕輕拂過,看似在承認舞姿的優(yōu)美。
在秦甸的夢中重回,卻只有無盡的遺憾,
在洛城的吟唱中斷裂,獨自無所依靠。
斜陽更高樓上眺望,始終覺得離別之情倍加豐富。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寇準對岐山往事的懷念之情,通過描繪洛陽和岐山之間的對比,表達了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感慨。
詩的開頭寫到詩人的青絲已經漸漸顯露歲月的痕跡,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衰老的不可逆轉。舊游的芳草依然郁郁蔥蔥,但道路卻曲折遙遠,這種對往日青春歲月的懷念和對離別的思念在詩中得到了表達。
接著,詩人描繪了岐山的景色。山巒隔在遙遠的翠綠間,如同一張妖嬈的歌妝。這里的“遠翠”和“歌黛”是寇準借景抒發(fā)自身情感的手法。柳枝輕拂,似乎在承認著舞姿的優(yōu)美,給人一種柔美的畫面。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回憶起在秦甸的往事,但只有空虛的遺憾。在洛城的吟唱中,孤獨無助,沒有了歡樂和激情。最后,詩人站在高樓上,眺望斜陽西下,感受到離別之情倍加豐富。
整首詩詞以懷舊之情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揭示,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歲月和往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fā)了對離別和流逝時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fā)內心情感的手法,給人以深深的離愁之感,展示了寇準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