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岐下小池 / 作者:寇準 |
長憶西園清夜景,酒闌無不獨臨池。
可憐隴月三更白,誰見紅蕖露滴時。
|
|
憶岐下小池解釋: 《憶岐下小池》是宋代文學家寇準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久以來,我仍然記得岐下西園在清澈的夜晚的景色,
在酒宴上,無論何人都會獨自來到池邊。
可憐的是,隴月在三更時分如此明亮,
但誰又能看見紅蕖花露的滴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寇準懷念故鄉(xiāng)岐下的小池的情景。寇準回憶起自己在西園中度過的寧靜夜晚,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池塘。在酒宴上,每個人都會自愿離開熱鬧的場合,獨自來到池邊,享受夜晚的寧靜和美景。詩中的"隴月"指的是在隴右地區(qū)可見的明亮月光。然而,盡管月光如此明亮,但只有少數(shù)人能夠親眼目睹紅蕖花上的露水滴落。
賞析:
《憶岐下小池》通過對故鄉(xiāng)景色的懷念,表達了作者對平靜和寧靜的向往。寇準以清新、寧靜的夜晚景色來描繪西園的美景,通過描述酒宴中人們紛紛追求寧靜的行為,進一步強調(diào)了對寧靜的渴望。詩中的"隴月"和"紅蕖露"是描繪自然景色的元素,突出了作者對細膩自然美的關注。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xiàn)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小池美景的懷念之情。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寧靜、美好環(huán)境的追求,同時也能夠聯(lián)想到自己對于內(nèi)心平靜和自然美的向往。整首詩詞給人以靜謐、清新的感覺,飽含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贊美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