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東寒食 / 作者:寇準 |
春雨蕭蕭寒食天,遠行猶在楚江邊。
人思故國迷殘照,鳥隔深花語斷煙。
薄宦未能酬壯節,良時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學陶潛興,長見孤云倍黯然。
|
|
巴東寒食解釋: 《巴東寒食》是宋代文學家寇準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雨蕭蕭寒食天,
遠行猶在楚江邊。
人思故國迷殘照,
鳥隔深花語斷煙。
薄宦未能酬壯節,
良時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學陶潛興,
長見孤云倍黯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巴東地區的寒食節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借助春雨、遠行、人思、鳥隔等意象,展示了寒食時節的凄涼和離鄉之苦,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之情和對離別的愁苦之感。
賞析:
1.詩人通過描繪春雨和蕭蕭之聲,烘托出寒食時節的凄涼氣氛,凸顯了離鄉客人的孤寂和心情的郁悶。
2."人思故國迷殘照"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遠離故鄉的詩人望著殘余的夕陽,思念故國的景色,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緒和愁緒。
3."鳥隔深花語斷煙"暗示了詩人與故國的距離,無法聽到故國深處花語的傳言,感受到了思念的隔閡和離別的悲傷。
4."薄宦未能酬壯節,良時空自感流年"表達了詩人的無奈和悔恨。薄宦指的是詩人的官位低微,不能奉獻出自己的力量以回報故國。詩人感嘆良辰美景轉瞬即逝,流逝的時間使他更加感到時光的無情和自己的無奈。
5."因循未學陶潛興,長見孤云倍黯然"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和無奈。因循指的是墨守成規,沒有追求個人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勇氣。與陶潛(陶淵明)相比,詩人感到自己的才華黯然無光,愧對時代和自己的心靈。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描繪了寒食時節的凄涼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及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悔恨。通過深刻的意象和內心的抒發,寇準成功地塑造了一幅離鄉客人的孤寂之景,以及對故國和自身命運的無盡思念和愁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