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中感懷寄江外知己 / 作者:寇準 |
念子隔江海,浩然時已秋。
蟬鳴關外樹,人在水邊樓。
發白猶搜句,時清尚旅游。
遙思當永夜,不寐向孤舟。
|
|
秦中感懷寄江外知己解釋: 《秦中感懷寄江外知己》是宋代文人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念子隔江海,浩然時已秋。
蟬鳴關外樹,人在水邊樓。
發白猶搜句,時清尚旅游。
遙思當永夜,不寐向孤舟。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寇準對于身處秦地思念江外知己的情感。他憂心忡忡地想著與知己分隔江海的情況,而歲月已進入深秋。在關外的樹上,蟬鳴聲響徹著,而作者卻身在水邊的樓閣之中。他白發蒼蒼,仍然在尋找合適的詞句,對于旅游仍然保持著崇尚的態度。他遙望著遠方,感覺仿佛是永夜般漫長,無法入眠,只能寂寞地面對孤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知己的思念之情。通過描述自然景物和自身的心境,詩中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渴望。蟬鳴聲與人的離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調了作者對于離別的痛苦和無奈。白發搜句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于詩歌創作的執著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旅游和自由的向往。最后兩句以孤舟和永夜作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長久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凄美,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個人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渴望。這首詩詞在表達了作者個人感受的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離別與思念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