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晚晴池上作 / 作者:寇準 |
雨歇南山積翠明,淡云消盡遠天晴。
漪漣不動秋塘靜,獨拄寒筇繞岸行。
|
|
秋日晚晴池上作解釋: 《秋日晚晴池上作》是宋代文學家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雨停后,南山上的翠綠明亮,
淡淡的云消散,天空遠處晴朗。
秋天的池塘平靜無波,
我獨自拄著寒冷的竹杖,沿著岸邊漫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晚上,雨過天晴,景色宜人。南山上的綠樹在雨后顯得格外明亮,云朵稀薄,天空透出遠處的晴朗。池塘平靜無波,沒有漣漪蕩起,整個景象非常靜謐。詩人獨自一人,手拄著冰冷的竹杖,沿著岸邊漫步。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秋日晚晴的美景,凸顯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詩人通過描繪南山的翠綠、晴朗的天空和平靜的池塘,表達了秋天的宜人景色,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詩人獨自拄著寒冷的竹杖漫步在岸邊,給人一種恬靜自得的感覺,同時也借此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雨后的明亮和晴朗的天空與秋塘的靜謐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秋日晚晴的美麗景色。同時,詩人選擇了"寒筇"這個寒冷的竹杖,與溫暖的秋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進一步凸顯了自然景色的魅力。
總體上,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秋天晚晴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之美。詩中所描繪的景象給人以平和、寧靜的感覺,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一種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敬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