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吉上人至 / 作者:寇準 |
喜師來訪我,幽會興何長。
清論都無倦,鄉愁頓欲忘。
疏林秋色暮,虛閣水風涼。
久坐慵言別,微陽下短墻。
|
|
喜吉上人至解釋: 《喜吉上人至》是宋代文人寇準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喜吉上人來到我這里,
幽會的時光何其長。
無倦于清論的討論,
鄉愁瞬間欲消忘。
疏林中秋色將暮,
虛閣間水風涼涼。
久坐之際懶于離別,
微陽下短墻邊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名為喜吉的上人(佛教僧人)到訪詩人的情景。詩人感到非常高興,因為這位上人的到來讓他們能夠共聚一堂,度過愉快的時光。他們沉浸在深入的討論中,不知疲倦,忘卻了思鄉之情。在寂靜的林間,秋天的景色逐漸暗淡,而涼風在虛閣之間吹拂。詩人們坐在短墻邊,久坐不愿分別,享受微弱的陽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場喜慶的會面。通過喜吉上人的到來,詩人創造了一種歡愉的氛圍,呈現了友誼和團聚的喜悅之情。詩中的清論指的是兩人在討論佛學或其他深入的話題,他們對此感興趣且投入其中。鄉愁的提及表明在喜吉上人的陪伴下,詩人暫時忘記了離鄉的思念之情。疏林秋色暮和虛閣水風涼描繪了靜謐的自然景色,增添了一絲涼爽和寧靜的氣息。詩人在微陽下的短墻旁久坐不愿別離,表達了他們享受友誼和相聚的心情。
整體而言,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友情和歡慶的氛圍,展示了詩人對喜吉上人到來的喜悅之情,并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情感細節,傳達了寧靜和溫馨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