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晚涼 / 作者:寇準 |
微涼天氣似秋期,風觸疏簾影自移。
遠夢有時尋水寺,孤吟終日對莎池。
筍梢成翠堆輕籜,梅實翻黃壓嫩枝。
兀兀騰騰聊自遣,此懷深謝野僧知。
|
|
夏日晚涼解釋: 《夏日晚涼》是宋代文學家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夏日晚涼
微涼天氣似秋期,
風觸疏簾影自移。
遠夢有時尋水寺,
孤吟終日對莎池。
筍梢成翠堆輕籜,
梅實翻黃壓嫩枝。
兀兀騰騰聊自遣,
此懷深謝野僧知。
中文譯文:
微涼的天氣像秋天一樣,
微風拂動著稀疏的簾子,影子自行移動。
偶爾遠處有夢尋找水寺,
孤獨地吟唱整日對著蘆葦池塘。
筍梢成堆,嫩綠的籜葉輕輕疊起,
梅實翻黃,壓彎了嫩枝。
沉思默想,心情稍稍舒暢,
這份情懷深深地感謝那位懂得的野僧。
詩意和賞析:
《夏日晚涼》描繪了夏天傍晚的涼爽景象,以及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的心境和情感。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示了夏日景色的細膩之處。
詩人用"微涼天氣似秋期"來形容夏日晚涼,將夏天的涼爽與秋天的感覺相比擬,突顯了夏日之中的一絲清涼和寧靜。
詩中提到微風拂動疏簾,形象地描繪了微風吹過簾子時,簾影隨之晃動的場景,傳達出涼爽的感覺。
詩人偶爾遠夢尋找水寺,這句表達了詩人心靈的尋求和追求。水寺象征著心靈的凈化和寧靜,詩人希望能在這樣的地方找到內心的寧靜和慰藉。
"孤吟終日對莎池"表達了詩人孤獨的吟唱和對自然的傾訴。莎池是一片蘆葦叢生的池塘,詩人在這里與自然相對,借以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詩中還描繪了筍梢成翠堆和梅實翻黃的景象,這兩個形象生動地展示了夏季的特色。筍梢翠綠,形成了堆疊的景象,而梅實則由青轉黃,壓彎了嫩枝,生動地描繪了夏季植物的生長和變化。
最后兩句"兀兀騰騰聊自遣,此懷深謝野僧知"表達了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沉思默想,心情稍稍舒暢的心境。詩人感激那位懂得他內心情感的野僧,表達了對于理解和知音的感激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夏日傍晚的涼爽景色,展示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心境的抒發,詩人傳達了對清涼、寧靜和尋求心靈凈化的渴望。這首詩詞以其精煉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內心世界的探索,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夏日晚涼的美好和詩人內心的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