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貽趙少府 / 作者:寇準 |
夫君何感命,拾載困風塵。
薄宦須流落,孤吟更苦辛。
山寒泉易凍,邊近草難春。
珍重常招隱,慚非孟子鄰。
|
|
貽趙少府解釋: 《貽趙少府》是宋代文學家寇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夫君何感命,拾載困風塵。
薄宦須流落,孤吟更苦辛。
山寒泉易凍,邊近草難春。
珍重常招隱,慚非孟子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趙縣尉(官職名)的思念和感嘆,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在官場上的困苦和苦悶之情。詩中通過描繪山寒泉凍、邊地草木難春等景象,表達了作者身世之艱辛,以及他在清貧和孤獨中所承受的痛苦。詩人感慨自己的地位微薄,只能在隱遁中珍視自己的志向,同時抱愧地表示自己與古代偉大思想家孟子無法相提并論。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愁苦和無奈。詩中的"夫君何感命"表明作者對趙縣尉的心情,"拾載困風塵"描述了作者在官場中所面臨的艱辛和困苦。"薄宦須流落"和"孤吟更苦辛"則表達了作者在官場中的孤獨和苦悶之感。
接下來的兩句"山寒泉易凍,邊近草難春"通過描繪自然景象,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困境。寒冷的山寒和易凍的泉水,以及邊地上難以迎來春天的枯草,都成為了對作者命運的隱喻。
最后兩句"珍重常招隱,慚非孟子鄰"表明了作者對自己的處境的認識和反思。作者珍惜自己的志向,并傾向于隱居而追求內心的凈土,但他也承認自己與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孟子無法相提并論,表達了對自己能力和地位的自謙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聲和情感。寇準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自我反思,以及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刻畫出了一個在宦海中艱辛奮斗的官員的形象,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理想和追求的堅持和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