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日 / 作者:宋祁 |
帝京蒙福近,相國偃藩初。
甕熟中齋酒,廚鮮上客魚。
高懷日蕭散,外物久驅除。
犀首無妨飲。
宣尼或飯疏。
林凋疑野闊,荷罷似池虛。
此樂憑誰辨,須煩藻思馀。
|
|
九日解釋: 《九日》是宋代詩人宋祁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祥和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滿足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帝京蒙福近,相國偃藩初。
甕熟中齋酒,廚鮮上客魚。
高懷日蕭散,外物久驅除。
犀首無妨飲。宣尼或飯疏。
林凋疑野闊,荷罷似池虛。
此樂憑誰辨,須煩藻思馀。
這首詩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中描繪了一個宮廷中的景象,皇帝的京城離得很近,相國剛剛開始居住在邊遠的地方。宮廷中的酒已經熟了,廚房里的魚新鮮可口。詩人心情高昂,日子過得悠閑自在,外界的煩惱已經被驅散。即使是用犀牛角做的酒杯也不會妨礙飲酒的快樂,就像宣尼(古代哲學家)可能會吃一些粗糙的飯菜一樣。林木凋謝,使人感覺野外的廣闊,而荷花凋謝后的池塘顯得空虛。這種樂趣只有真正懂得欣賞的人才能理解,需要借助藻思(指詩人自己)的余思來領悟。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愉悅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宮廷和邊遠之地、犀牛角和粗糙的飯菜、林木和荷花進行對比,突出了寧靜與繁華、精致與樸素之間的對立。整首詩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愉悅的感受,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