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作 / 作者:宋祁 |
薄暮歌鐘宴平樂,黎明車騎過宜春。
身長六尺饑將死,唯是平原厭次人。
|
|
偶作解釋: 《偶作》是宋代詩人宋祁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薄暮時分,我歌唱鐘聲,參加平樂宴會。
黎明時分,車騎經過宜春。
我身高六尺,饑餓將要死去,
唯有平原上的人們讓我感到厭倦。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黃昏和黎明之間的景象。他在薄暮時分歌唱鐘聲,參加平樂宴會,展現了歡樂和繁華的場景。然而,當黎明來臨時,他看到車騎經過宜春,意味著戰爭和動蕩的到來。作者自述身高六尺,饑餓將要死去,表達了他在戰亂中的困苦和痛苦。最后,他提到對平原上的人們感到厭倦,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戰爭和苦難的冷漠。
賞析:
《偶作》通過對黃昏和黎明的對比,展現了戰亂時期的社會動蕩和個人困苦。詩中的鐘聲和宴會象征著繁榮和歡樂,而車騎和戰爭的到來則預示著不幸和苦難。作者以自己的身世和感受來表達對戰亂的痛苦和對人們冷漠態度的失望。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苦悶,給人以深思。同時,通過對戰亂時期社會現實的揭示,詩詞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