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訟 / 作者:宋祁 |
史藁雖殘得自隨,兵符未解定堪蚩。
淹留正似周南老,戲劇何爭灞上兒。
鉛筆用多毛禿落,鬢髯愁罷雪紛垂。
十年尚滯成書奏,可驗相如屬思遲。
|
|
自訟解釋: 《自訟》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史藁雖殘得自隨,
兵符未解定堪蚩。
淹留正似周南老,
戲劇何爭灞上兒。
鉛筆用多毛禿落,
鬢髯愁罷雪紛垂。
十年尚滯成書奏,
可驗相如屬思遲。
中文譯文:
歷史的殘篇雖然殘缺,但我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解讀。
未解開的兵符注定會帶來困擾。
淹留在這里,就像周南一樣老去,
戲劇般的人生,為何爭論灞上的事情呢?
鉛筆用得太多,毛筆變得禿落,
愁苦的胡須像雪花一樣紛紛揚揚地垂落。
十年的時間仍然無法完成一本書的奏章,
可見相如的思考確實有些遲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未得到充分發揮的無奈和苦悶之情。詩中的"史藁"指歷史的殘篇,作者認為自己的才華如同殘缺的歷史,雖然可以自由解讀,但卻無法得到完整的認可和理解。"兵符"象征著作者的才華和能力,未能解開則意味著無法施展才華,帶來困擾和挫折。"周南"是指古代的女詩人,作者將自己的境遇與周南相比,感嘆自己的淹留和無奈。"灞上"是指灞陵的地方,這里象征著世俗的爭斗和紛爭,作者認為人生就像一出戲劇,為何要在這些瑣事上爭論不休呢?"鉛筆"和"毛筆"象征著不同的文化傳統,作者用鉛筆寫字,表示自己的才華未能得到傳統文化的認可,而毛筆則因過度使用而變得禿落,暗示作者的才華逐漸枯竭。"鬢髯"是指胡須,作者的胡須已經變得愁苦,如同雪花一樣紛紛揚揚地垂落,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沉重。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已經十年未能完成一本書的奏章,暗示自己的思考和創作進程緩慢,與相如相比顯得思維遲緩。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語氣,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未得到充分發揮的無奈和苦悶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文化傳統和社會壓力下的困境和掙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