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一作陪柏臺友訪聰上人) / 作者:孟浩然 |
欣逢柏臺友,共謁聰公禪。
石室無人到,繩床見虎眠。
陰崖常抱雪,枯澗為生泉。
出處雖云異,同歡在法筵。
|
|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一作陪柏臺友訪聰上人)解釋:
陪李侍御訪聰上人禪居(一作陪柏臺友訪聰上人)
欣逢柏臺友,共謁聰公禪。
石室無人到,繩床見虎眠。
陰崖常抱雪,枯澗為生泉。
出處雖云異,同歡在法筵。
中文譯文:
欣喜地遇到了柏臺的朋友,一起拜訪聰公的禪居。
石室內無人來,只見繩床上有虎在睡眠。
陰崖上常常抱著雪,干涸的澗谷里卻有活泉。
雖然身處異地,但我們在共同的法筵上歡聚一堂。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孟浩然與柏臺以及李侍御一起去參觀聰公的禪居,并表達了他們在禪室中的歡聚之情。石室內沒有其他人,只有一只虎在繩床上睡覺,給人一種幽靜的氛圍。陰崖上常有積雪,枯澗中卻有源源不斷的泉水流出,以表達出禪室的特殊與與眾不同。盡管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但在這個法筵上大家歡聚一堂,共同快樂。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禪室的景物,表達出詩人與友人的相聚之情。石室內靜謐無人,唯有一只虎在繩床上睡眠,給人以安靜祥和的感覺。陰崖上常抱著雪,窄谷中的泉水卻源源不斷地流淌,這種景象與禪室的意境相得益彰。最后,詩人表示盡管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在這個法筵上卻能歡聚一堂,共同享受禪室帶來的快樂。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來表達作者對禪室的熱愛以及與友人的情感交流。整體氛圍幽靜而美好,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喜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