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秋十九日追還學士院回舟入都作二首 / 作者:宋祁 |
上恩留不遣,仍棹越船回。
人忝玉堂署,魚還符節臺。
危心摧櫓罷,病眼刮云開。
讀遍淮南詔,慚非視草才。
|
|
季秋十九日追還學士院回舟入都作二首解釋: 《季秋十九日追還學士院回舟入都作二首》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恩留不遣,仍棹越船回。
人忝玉堂署,魚還符節臺。
危心摧櫓罷,病眼刮云開。
讀遍淮南詔,慚非視草才。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宋祁在季秋十九日追隨皇帝的命令,從學士院乘船返回都城的情景。詩人感激皇帝的恩典,但又有些不舍離開學士院。他自謙地說自己只是一個被任命在玉堂署(官署)的普通人,而皇帝則是象征權力的符節臺(指皇帝的寶座)。在回舟的途中,詩人的內心充滿了憂慮和病痛,但他的心情逐漸平靜,眼睛也逐漸能看清云開的景色。他自嘲地說自己雖然讀過淮南詔(指古代的一部重要法律文書),但對于文采卻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皇帝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他對自身身份和才華的自謙和自嘲。詩人通過描繪自己回舟的旅途,表達了內心的起伏和思考。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自身和社會地位的反思,展現了宋代士人的情懷和境遇。同時,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謙也體現了他對文學的敬畏和追求。這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有時代背景的映照,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