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侍講筵有感上呈經筵諸公 / 作者:宋祁 |
邇英何幸奉經筵,俗狀婆娑艾服年。
蘭葉初窺圖上字,奎鉤乍識禁中天。
坐憑重席慚清問,能讀三墳賴眾賢。
猶藉向來稽古力,不然須合早歸田。
|
|
初侍講筵有感上呈經筵諸公解釋: 《初侍講筵有感上呈經筵諸公》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邇英何幸奉經筵,
俗狀婆娑艾服年。
蘭葉初窺圖上字,
奎鉤乍識禁中天。
坐憑重席慚清問,
能讀三墳賴眾賢。
猶藉向來稽古力,
不然須合早歸田。
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祁在初次參加講筵(講學會)后的感慨之作。他感嘆自己有幸能夠參與到這樣的學術討論中,但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學問淺薄,與那些博學多才的前輩相比,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他希望能夠借助前輩的智慧和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宋祁對自己學識的謙遜和對前輩學者的敬仰之情。詩中的“邇英”指的是講筵的主持人,他幸運地有機會參與到這樣的學術討論中。詩人用“俗狀婆娑艾服年”來形容自己的平凡和學識的不足,與那些博學多才的前輩相比,自己還只是剛剛開始了解一些基礎知識。
詩中的“蘭葉初窺圖上字,奎鉤乍識禁中天”表達了詩人初次接觸到高深的學問時的驚嘆之情。他發現自己對于那些學問的了解只是皮毛,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學習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妙。
詩人在詩中坦誠地表示自己的慚愧和羞愧,他坐在重要的席位上,卻無法提出有深度的問題。他感激那些前輩學者的智慧和貢獻,因為他們的學問為他提供了學習的方向和目標。
最后兩句“猶藉向來稽古力,不然須合早歸田”表達了詩人對于學習的執著和決心。他希望能夠借助前人的經驗和智慧,不斷努力學習,否則只能早早地回到農田中去。
這首詩詞展現了宋祁對學問的虛心態度和對前輩學者的敬仰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學習的熱情和決心。通過自嘲和自省,他呈現了一個謙遜而堅定的學者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