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陜郊 / 作者:宋祁 |
驚風吹客夢,西落劍南天。
自問何為爾,官牒見嬰纏。
遽傳非久舍,黎明徒御喧。
俯輪千仞底,仰轡百尋巔。
憑高一以眺,野氣正蒼然。
崖奔仆僵樹,湍躁啼荒泉。
羈禽易去木,奔麇不擇阡。
撫物重增嘆,去邦邈以綿。
何為久行役,坐使歡心捐。
|
|
次陜郊解釋: 《次陜郊》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驚風吹客夢,西落劍南天。
被驚醒的風吹動了游子的夢,太陽西落在劍南山的天空。
自問何為爾,官牒見嬰纏。
我自問自己為何而來,官方文件上見到了嬰兒的名字。
遽傳非久舍,黎明徒御喧。
匆忙傳達的消息并不久留,黎明時分只有喧囂聲。
俯輪千仞底,仰轡百尋巔。
俯視車輪千仞深淵,仰望馬轡百尋高峰。
憑高一以眺,野氣正蒼然。
站在高處眺望,野性的氣息正如此蒼然。
崖奔仆僵樹,湍躁啼荒泉。
懸崖上奔跑的樹木,湍急喧囂的荒泉哭泣。
羈禽易去木,奔麇不擇阡。
被羈絆的禽鳥容易離開樹木,奔跑的麇鹿不擇路途。
撫物重增嘆,去邦邈以綿。
撫摸著物品,心中的嘆息更加沉重,離開國家的遠方漸行漸遠。
何為久行役,坐使歡心捐。
為何長時間地行走辛勞,卻只能坐下放棄快樂的心情。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游子在陜西郊外的感受和思考。詩人通過描繪風、山、樹、泉等自然元素,展現了游子內心的孤獨、迷茫和無奈。詩中的景物與人物形成對比,凸顯了游子在異鄉的孤獨和無助。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現實的疑問。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等,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又表達了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