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龍興寺閣 / 作者:孟浩然 |
閣道乘空出,披軒遠目開。
逶迤見江勢,客至屢緣回。
茲郡何填委,遙山復幾哉。
蒼蒼皆草木,處處盡樓臺。
驟雨一陽散,行舟四海來。
鳥歸馀興遠,周覽更裴回。
|
|
登龍興寺閣解釋:
《登龍興寺閣》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登上龍興寺閣后的景象和感受。
詩中第一句“閣道乘空出,披軒遠目開”描述了詩人攀登寺閣時的景象,閣道騰空而出,披軒而開,使得遙遠的景色一覽無余。
接下來的兩句“逶迤見江勢,客至屢緣回”,詩人看到彎曲的江河流勢,表達了世間萬物無窮無盡的變幻,同時也暗示了客人來到這里總是再三回味,難以離去。
然后詩人轉向抒發自己對這片土地的懷念之情,“茲郡何填委,遙山復幾哉”,表達了對這個郡縣的思念和思考,以及對遙遠山脈的幾許感慨。
之后的兩句“蒼蒼皆草木,處處盡樓臺”描述了眼前的景色,草木蒼翠,樓臺遍布,給人一種繁華熱鬧的感覺。
然后是“驟雨一陽散,行舟四海來”,描繪了突然的大雨過后,陽光再次普照,行舟自四方而來,顯示出這個地方的繁榮和吸引力。
最后兩句“鳥歸馀興遠,周覽更裴回”描述了鳥兒歸巢的情景,也表達了詩人對眼前景色的喜悅和對旅途的結束不舍。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寥廓的筆墨,以自然景色描繪人與自然的結合和相互影響,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對周圍環境的贊美以及對旅途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