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盧明府泛舟回作 / 作者:孟浩然 |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興多。
鹢舟隨雁泊,江火共星羅。
已救田家旱,仍醫俗化訛。
文章推后輩,風雅激頹波。
高岸迷陵谷,新聲滿棹歌。
猶憐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
|
陪盧明府泛舟回作解釋:
《陪盧明府泛舟回作》
百里行春返,清流逸興多。
鹢舟隨雁泊,江火共星羅。
已救田家旱,仍醫俗化訛。
文章推后輩,風雅激頹波。
高岸迷陵谷,新聲滿棹歌。
猶憐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中文譯文:
盧明府春天返程,行程百里,清流上盡是快樂。
鹢舟停泊在鴻雁所過之地,江面上煙火點綴如星光般閃爍。
已經幫助田家度過了旱災,接著又為醫治社會上的謬誤。
我頌揚優秀的文章以推動后輩,風雅之風激起冷靜之波瀾。
高高的岸邊遮掩了陵谷的景色,新聲滿船上唱歌。
不禁為那些有才華而未能登科的人感到惋惜,他們已經白發蒼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孟浩然和盧明府一起泛舟游玩的場景,借此寄托了作者對社會的思考和對文人境遇的感慨。
首先,詩人表現了春天的美景以及自己的愉悅情緒。百里行春返,清流逸興多。百里行程中,春光明媚,令人心情愉悅。清流之上,快樂無窮,盡情享受自然之美。
然后,詩人通過描繪鹢舟隨雁泊和江火共星羅的景象,表達了對盧明府的贊美。鹢舟隨雁泊,江火共星羅,將盧明府比作鹢舟,形容他的才華卓越和崇高的品德,而江火點點猶如繁星般閃耀,象征盧明府的聲望和功績。
接著,詩人表現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為文人事業努力的精神。已救田家旱,仍醫俗化訛,詩人曾經幫助田家度過了旱災,現在又投身于醫治社會上的謬誤。文章推后輩,風雅激頹波,詩人致力于推動后輩的進步,以及以他的文學藝術影響社會。
最后,詩人對自己未能登科的遺憾進行了表達。高岸迷陵谷,新聲滿棹歌,作者感到自己盡管有才華,但是卻未能獲得官職和榮譽。
《陪盧明府泛舟回作》以舒適愉悅的場景描繪,展示了孟浩然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及對社會和文人生活的思考和關注。雖然詩中有些自嘲和遺憾,但仍然展示出文人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整體而言,這首詩優美流暢,情感真摯,是孟浩然的代表作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