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 / 作者:孟浩然 |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園廬二友接,水竹數家連。
直與南山對,非關選地偏。
草堂時偃曝,蘭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遠,中流性所便。
閑垂太公釣,興發子猷船。
余亦幽棲者,經過竊慕焉。
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
鳥泊隨陽雁,魚藏縮項鳊。
停杯問山簡,何似習池邊。
|
|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解釋:
《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是唐代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詩人在詩中描繪了自己與友人吳、張相聚在檀溪的別業,感嘆自然環境與友情之美。
整首詩以自然環境為背景,詩人描述了檀溪的山水景色。詩人與友人吳、張在這里相聚,感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好。他們的房屋園廬相連,直面南山,周圍水竹環繞,營造出一片幽靜舒適的居所。
詩人對此地并沒有特別選定的原因,只是因為自然與友情的吸引。他們在這里過著閑適的生活,草堂時常被太陽曬曬,花香在房間中彌漫。他們并不關心外界的事物,專注于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詩人感慨地說,他們像是追隨太公去垂釣,像是乘著子猷的船游玩。他自己也是一個喜歡幽居的人,曾經有幸路過檀溪,對這里的環境特別羨慕。
最后,詩人以梅花殘落、柳樹發芽為比喻,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化與輪回。鳥兒隨著陽光停泊,魚兒躲藏著縮起頸項。詩人停杯問山簡,感嘆這樣的自然景觀與他之前在習池邊的經歷有何不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友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幽居生活的向往,并通過比喻揭示了自然界的輪回變化。整首詩情感細膩,富有意境,展示了孟浩然擅長的山水田園詩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