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澗南即事,貽皎上人 / 作者:孟浩然 |
弊廬在郭外,素產(chǎn)惟田園。
左右林野曠,不聞朝市喧。
釣竿垂北澗,樵唱入南軒。
書取幽棲事,將尋靜者論。
|
|
澗南即事,貽皎上人解釋:
《澗南即事,貽皎上人》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所居的貧瘠之地,遠離城市的喧囂,與大自然相融的寧靜生活,以及對尋找幽靜之所和心靈棲息地的渴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的茅屋建在城外,這里只有廣闊的田園。
周圍是茂密的林野,聽不到城市的嘈雜聲。
我在北澗垂釣,樵人在南軒唱歌。
讀書尋找隱居所,期待與寧靜者的交談。
詩中通過描繪自然風景和生活狀態(tài),傳達了詩人渴望遠離城市喧囂,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心情。茅屋建在城外,意味著詩人選擇離開塵世繁華,追求自然的寧靜。田園風光、茂密的林野以及北澗垂釣和南軒樵唱的景象,彰顯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與融合。同時,詩人通過讀書尋找隱居所,表達了對思想和智慧的追求,希望能與那些追求寧靜和靜謐的人們交流和分享。
整首詩充滿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對自由和心靈棲息地的追求。這首詩通過簡潔而質(zhì)樸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都市喧囂中尋找安寧和思想的滋養(yǎng)。詩中所描繪的田園風光和自然景色,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內(nèi)心平靜和向往,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