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出自哪一首詩以及相關介紹 |
“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是出自《唐寅》創作的“贈昌國”,總共“4”句,當前“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是出自第2句。
“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解釋: 這句詩出自明代著名文人唐寅(字伯虎)的《贈昌國》。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與鼓勵,同時也反映了他個人對于文學創作和生活的深刻體會。 “十年掩骭青衫敝”中的“十年”,指的是長時間;“掩骭”意為遮住小腿,這里用來形容穿著破舊的衣服,即“青衫敝”。這句詩描繪了詩人自己或友人長期處于貧困之中,衣著簡陋、生活困苦的狀態。 “八口啼饑白稻荒”中的“八口”,指的是一個家庭中有八個成員;“啼饑”意為饑餓而哭泣,“白稻荒”則指農田荒廢,沒有收成。這句詩描述了一個大家庭因糧食短缺而面臨饑餓的困境,同時也暗示了農業生產的蕭條。 結合整首詩來看,唐寅通過這兩句表達了對友人生活困苦的理解與同情,并且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同時,這也體現了詩人對于文學創作和個人追求之間矛盾的看法——盡管他深知“書籍不如錢一囊”,但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艱難的環境中繼續寫作。 故事背景方面,唐寅生活在明朝中葉,這個時期雖然經濟相對繁榮,但也存在嚴重的社會不公現象。許多文人雖才華橫溢卻難以獲得應有的回報和社會地位,因此他們常常過著清貧的生活。唐寅本人也經歷過這樣的困境,這首詩正是他對于這種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 作者的想法則體現在他對文學創作的態度上:盡管物質條件匱乏,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放棄對知識的渴望與探索。同時,他也希望借此鼓勵友人,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并繼續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查看完整“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 的上一句
下一句: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饑白稻荒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