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青游 / 作者:王詵 |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曉。
路漸入、垂楊芳草。
過平堤,穿綠逕,幾聲啼鳥。
是處里,誰家杏花臨水,依約靚妝窺照。
極目高原,東風露桃煙島。
望十里、紅圍綠遙。
更相將、乘酒興,幽情多少。
待向晚、從頭記將歸去,說與鳳樓人道。
|
|
踏青游解釋: 《踏青游》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王詵。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曉。
在金色的馬勒上,西城的清冷春晨。
路漸入、垂楊芳草。
走過去,進入了垂柳和芳草之間。
過平堤,穿綠逕,幾聲啼鳥。
經過平坦的堤壩,穿過綠色的小徑,聽見幾聲鳥兒的啼鳴。
是處里,誰家杏花臨水,依約靚妝窺照。
在那個地方,誰家的杏花依約地臨水,美麗的妝容照映其中。
極目高原,東風露桃煙島。
遠眺高原,東風中透露著桃花的煙島。
望十里、紅圍綠遙。
眺望十里,紅色的圍墻綠色的遙遠處。
更相將、乘酒興,幽情多少。
更進一步,相互交流,乘著酒的興致,幽情無盡。
待向晚、從頭記將歸去,說與鳳樓人道。
等到傍晚時分,從頭開始記下這些,告訴在鳳樓中的人們。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早晨,詩人踏青游玩的情景。詩中以生動細膩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如金色的馬勒、垂柳和芳草,以及鳥兒的啼鳴。詩人還描述了一處杏花臨水的美景,以及遠望高原和遙遠的紅色圍墻和綠色的景色。詩人通過描述自然景色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自己的幽情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詩以清新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同時也流露出一種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