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詩五首 / 作者:曾鞏 |
三季已千載,古道久荒榛。
紛紛東漢士,飛鳴不當辰。
經營救氛沴,此志卒埃塵。
士生有進退,何必棄其身。
其道雖褊迫,其行絕緇磷。
公心不吾誑,復求無此人。
|
|
雜詩五首解釋: 《雜詩五首》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三季已千載,
古道久荒榛。
紛紛東漢士,
飛鳴不當辰。
經營救氛沴,
此志卒埃塵。
士生有進退,
何必棄其身。
其道雖褊迫,
其行絕緇磷。
公心不吾誑,
復求無此人。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士人的境遇和自己的理想表達了對士人應有的責任感和堅持追求的態度。詩中展現了曾鞏對于士人應當經營救濟社會之氛圍的堅定信念,以及對于士人在進退之間應當堅守自己的理想,不輕易放棄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個時代的風貌和士人的處境。"三季已千載"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古道已經長時間不被人走過,荒廢多年。"紛紛東漢士,飛鳴不當辰"描繪了當時士人們紛紛議論時政,但他們的聲音并沒有被當作當務之急來對待。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堅持救濟社會之氛圍的決心,他的志向雖然被塵埃覆蓋,但他依然執著地追求。在士人的進退之間,詩人提出了反問:"士生有進退,何必棄其身",表達了他認為士人應當堅守自己的理想,不因外在困難而放棄。詩詞最后強調了詩人對于追求公心的重要性,他認為再也找不到一個完全符合這種標準的人。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詞句,表達了曾鞏對于士人應有的責任感和對于理想的執著追求。詩人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了對于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于士人應有的行為準則的思考。整首詩意味深長,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