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詩五首 / 作者:曾鞏 |
相去幾年今與古,睢陽幾人朱與紫。
嗟哉二子獨有名,義烈乃能長不死。
當時美人歡未足,一日蒼皇行萬里。
豈無公卿尊且寵,急反與胡為眼耳。
丈夫感激世莫測,二子引身蒿下起。
忠驅義激鬼神動,漠漠胡沙來此止。
|
|
雜詩五首解釋: 這首詩詞是宋代曾鞏創作的《雜詩五首》之一。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相去幾年今與古,
睢陽幾人朱與紫。
嗟哉二子獨有名,
義烈乃能長不死。
當時美人歡未足,
一日蒼皇行萬里。
豈無公卿尊且寵,
急反與胡為眼耳。
丈夫感激世莫測,
二子引身蒿下起。
忠驅義激鬼神動,
漠漠胡沙來此止。
譯文:
相隔多少年今與古,
睢陽只有幾個人名聞四方。
唉喲,這兩位子孫獨自贏得了名聲,
因為他們的義烈才能長存不朽。
當時美人的歡樂還不足夠,
一天里,皇帝行走了萬里。
難道沒有朝廷的尊崇與寵愛,
卻急于與胡人為伍,成為他們的眼目和耳朵。
丈夫感激之情無法測量,
這兩位子孫在蒿草下站起來。
忠誠和正義激發了鬼神之動,
黃沙漠漠,卻在這里停止了蔓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曾鞏對時代亂世和個人命運的反思和抒發。詩中描述了一種時光流轉的感慨,相隔多年的現在與古代相比,睢陽地區的名士已經寥寥無幾。
詩人感嘆這兩位子孫能夠獨自享有聲名,是因為他們的義烈和忠誠使得他們的名字流傳于世,長久不朽。這里可以看出曾鞏對忠誠和正義的推崇,以及對個人品德和行為的重視。
詩中還涉及到美人不滿足現狀的描寫,可能意味著社會的不公和個人的不滿。皇帝行走萬里,表明當時的政治動蕩和混亂。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忠誠和正義力量的贊美。詩中的“胡沙”意味著邊疆的沙漠地區,這里象征著動蕩和戰亂。然而,這兩位子孫以忠誠和正義的力量,將沙漠的擴散止住。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個人命運和時代變遷的思考,表達了對忠誠和正義的崇敬,以及對社會不公和混亂的揭示。曾鞏以簡練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對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及對社會秩序和道德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