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孟子 / 作者:曾鞏 |
千載士推無此擬,一編吾喜竊窺觀。
茍非此道知音少,安有茲人得志難。
機巧滿朝論勢利,瘡痍連室嘆饑寒。
先生自是齊梁客,誰作商巖渭水看。
|
|
讀孟子解釋: 《讀孟子》是宋代文人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載間,無人能夠與孟子相比擬,
一編書,我歡喜地偷窺觀察。
如果不是這條道路,知音的人很少,
怎么可能有人實現自己的志向呢?
機巧的人充斥朝廷,討論權勢和利益,
家庭連瘡痍,嘆息饑寒。
先生(指孟子)自稱是齊梁的客人,
誰能像他一樣去商巖和渭水觀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曾鞏對孟子的欽佩和敬仰之情。孟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詩中,曾鞏對自己無法與孟子相比擬的慚愧之情進行了表達,他通過讀書來窺探和學習孟子的思想。詩人認為,孟子的道路是知音的人很少能夠領悟的,只有少數人才能在這條道路上實現自己的志向。與此同時,詩人也對當時朝廷上追求權勢和利益的機巧之徒表示不滿,認為他們的行為導致了社會的瘡痍和人民的饑寒。最后,詩人將自己比作商巖和渭水,表示自己愿意像孟子那樣去追求真正的道德和智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孟子的贊美和自身的追求。曾鞏以自謙的態度,直言自己無法與孟子相比,但又表達了自己通過閱讀孟子的著作,試圖窺探并學習孟子的思想的決心。通過對比孟子道路上知音之少和朝廷中追求權勢利益的人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最后,詩人將自己比作商巖和渭水,表明自己希望像孟子一樣,以高尚的品德和智慧來影響和改變社會。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孟子思想的推崇和對時代風氣的反思,同時也傳遞了作者對道德與智慧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