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 / 作者:曾鞏 |
陳侯坐收百戰楚,呂氏行取萬乘秦。
田生立顧開兩國,陸公微辭交二臣。
道旁白日忽再出,囊中黃金如有神。
何須首陽二夫子,不是九鼎輸西鄰。
|
|
黃金解釋: 《黃金》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鞏。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陳侯坐收百戰楚,
呂氏行取萬乘秦。
田生立顧開兩國,
陸公微辭交二臣。
道旁白日忽再出,
囊中黃金如有神。
何須首陽二夫子,
不是九鼎輸西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黃金的價值和影響力。詩中提到了陳侯、呂氏、田生和陸公等歷史人物,他們都是以黃金的力量來取悅和影響他人。詩人通過描繪黃金的神奇效應,表達了對財富和權力的思考和反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黃金的神奇魅力。首先,詩中提到了陳侯和呂氏,他們通過戰爭和權謀來積累黃金,展示了黃金的權力和價值。接著,詩中又提到了田生和陸公,他們通過黃金來開啟兩國的合作和交往,彰顯了黃金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詩中的"道旁白日忽再出,囊中黃金如有神"表達了黃金的神奇效應。白日再出,象征著黃金的光芒和輝煌,而囊中的黃金則被賦予了神秘的力量。這句話表達了黃金對人們心靈的沖擊和迷惑,暗示了財富對于人性的誘惑和考驗。
最后兩句"何須首陽二夫子,不是九鼎輸西鄰"則提出了一個反問,表達了詩人對權力和財富的質疑。首陽二夫子指的是孔子和孟子,而九鼎是古代象征權力和尊貴的器物。詩人暗示,權力和財富并非人們真正追求的目標,而是與道德和智慧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整首詩詞通過對黃金的描繪,反映了對權力和財富的思考。它提醒人們,在追求財富和權力的過程中,應保持理性和清醒,不讓物質的誘惑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