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書 / 作者:曾鞏 |
集賢自笑文章少,為郡誰言樂事多。
報答書題親筆硯,逢迎使客聽笙歌。
一心了了無人語,兩鬢蕭蕭奈老何。
還有不隨流俗處,秋毫無累損天和。
|
|
戲書解釋: 《戲書》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集賢自笑文章少,
為郡誰言樂事多。
報答書題親筆硯,
逢迎使客聽笙歌。
一心了了無人語,
兩鬢蕭蕭奈老何。
還有不隨流俗處,
秋毫無累損天和。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曾鞏的自我調侃和對現(xiàn)實境遇的感慨。他自嘲自己的文章才華有限,難以與其他才子相提并論,因此他在文壇上并不出名。然而,他認為自己的生活是充滿樂趣的,盡管沒有人來贊美他的快樂生活。他感激地回報了那些為他題贈的友人,寫下了他們的名字,并用自己的手筆寫下了他們的名字,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歡迎使者們前來拜訪,享受笙歌音樂的歡樂。盡管他不言語,但他的心境是明了的,他的兩鬢已經斑白,他無奈地接受了老去的事實。然而,他仍然保持著自己不隨波逐流的風格,不受俗世的束縛,他的心境如秋天的細毫一樣純凈,沒有被瑣碎的事物污染。
賞析:
這首詩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展現(xiàn)了曾鞏的個性和境遇。他坦然承認自己的文章水平有限,與其他才子相比有所不及,但他并不為此而沮喪,反而將注意力放在自己快樂的生活上。他感激那些給予他支持和贊賞的人,并以自己的手筆回報他們。詩中的笙歌音樂象征著快樂和享受,顯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盡管年華已逝,曾鞏依然保持著獨立和純凈的心境,不受外界的干擾和流俗的影響。他的才華雖然未被廣泛認可,但他依然堅守自己的風格,保持著內心的和諧與平衡。
這首詩展示了曾鞏的豁達心態(tài)和獨特的人生觀,他以一種自嘲和自足的方式面對自己的才華和生活。這種樂觀和獨立的精神令人欽佩,詩中所表達的對自由和純凈心靈的追求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