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峴山亭置酒 / 作者:曾鞏 |
石磴索回入杳冥,筠松高下簇虛亭。
春歸野路梅爭白,雪盡沙田麥正青。
馬窟飛云臨畫棟,鳳林斜日照疏櫺。
長年酒量殊山簡,卻上籃輿恨獨醒。
|
|
峴山亭置酒解釋: 《峴山亭置酒》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磴索回入杳冥,
筠松高下簇虛亭。
春歸野路梅爭白,
雪盡沙田麥正青。
馬窟飛云臨畫棟,
鳳林斜日照疏櫺。
長年酒量殊山簡,
卻上籃輿恨獨醒。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峴山亭上置酒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既有四季更替的景色描寫,也有對詩人自身境遇的反思。
賞析:
詩的第一句“石磴索回入杳冥”,描繪了一條曲折的山路,顯得幽深而神秘。接著,“筠松高下簇虛亭”,描繪了亭子周圍簇擁的青筠和松樹,增添了山林幽靜的氛圍。
第三句“春歸野路梅爭白”,表現了春天回歸大地,野路兩旁的梅花爭相綻放的景象,展示了生命力的蓬勃和春天的美麗。第四句“雪盡沙田麥正青”,則描繪了雪化后的沙田和嫩綠的麥苗,意味著冬天已經過去,春天的希望正在發芽。
接下來的兩句“馬窟飛云臨畫棟,鳳林斜日照疏櫺”,通過描繪天空中的云彩和陽光斜射的景象,給亭子增添了一種仙境般的氛圍。
最后兩句“長年酒量殊山簡,卻上籃輿恨獨醒”,表達了詩人深居山中,以清酒解悶,卻仍然對世俗的名利和繁華心存痛惜之情。
整首詩以山林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人生變遷和世事無常的思考。同時,詩人也通過描寫自身的隱居生活,表達了對名利的追求和現實的矛盾感受。整首詩以婉約的筆調,展示了曾鞏獨特的詩境和思想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