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 / 作者:曾鞏 |
讜論危言望素隆,獨于聲利性偏慵。
龍樓調護官雖寵,鳩杖躋攀興已濃。
不變松篁心轉勁,無邊江海量兼容。
磻溪縱老寧閒得,會為蒼生起更重。
|
|
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解釋: 《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讜論危言望素隆,
獨于聲利性偏慵。
龍樓調護官雖寵,
鳩杖躋攀興已濃。
不變松篁心轉勁,
無邊江海量兼容。
磻溪縱老寧閒得,
會為蒼生起更重。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鞏以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的形式表達的。詩中主要表達了對時政的思考和對為政者的期望。曾鞏認為,真正有見地的言論常常被忽視,而那些追求聲望和私利的人卻顯得得意洋洋。他把為政者比作龍樓調護官,雖然受到寵愛,但他們過于追求權勢,忽視了人民的利益。然而,曾鞏仍然希望這些為政者能夠回心轉意,像不變的松柏一樣堅定,像無邊的江海一樣包容。他呼吁這些為政者能夠放下功利心,關注蒼生的疾苦,以更加重要的事業為人民服務。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政的觀察和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為政者的期望和對社會的關切。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
首先,詩中使用了對偶的手法,如“讜論危言望素隆,獨于聲利性偏慵”,通過對比讜論危言和獨善其身的聲利之徒,凸顯了真知灼見的重要性。
其次,詩中運用了象征意象,比如將為政者比作龍樓調護官,暗示他們應該保護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而“鳩杖躋攀興已濃”則形象地表達了為政者追求權勢的心態。
此外,詩中也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如“不變松篁心轉勁,無邊江海量兼容”,通過將不變的松柏和無邊的江海與為政者的心境進行類比,表達了作者對為政者堅定和包容的期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政治現實的批判和對理想政治的追求,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關切和對為政者的期望。它以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傳遞了一種希望和呼喚,呼吁為政者能夠關注人民的利益,為社會的發展和蒼生的幸福而努力。 |
|